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哥拉格在1953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一种好码,其性能接近Shannon极限。在20世纪60年代,有的公司曾试图实现LDPC译码器,但不成功。随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没有享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人遗忘。1993年,法国人Berrou等提出了Turbo迭代译码后,人们研究发现Turbo码,其实就是一种LDPC码,这才重新引起了LDPC研究的热潮。
1996年,Mackay的研究使得LDPC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洲DVB组织更是把BCH+LDPC串行级联码选为第二代卫星数字电视广播(DVB-S2)的纠错编码方案。
LDPC码是很长的线性分组码,它的校验矩阵H(n-k)*n是一个稀疏矩阵,每个码字满足一定数目的线性约束,而约束得数目通常是非常小的,易于译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