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在AsiaOTT&DVBCN线下基地召开的“广电十年·爱与梦想主题活动”上,广电友好网联盟创始人/原 陕西广电董事长吕晓明、数字电视国家工程中总经理夏平建、百视通副总裁兼CTO黄思钧、算通科技周元欣、中国数字电视论坛总版主孙喜庆现场分享了中国广电的十年蜕变之路。
蜕变一: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初步建设阶段
1990年11月,《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出台后,全国开始大规模地建设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以满足人们高质量地收看电视节目的需求。1999年10月,全国所有省级以上电视节目全部上星,至此,我国形成了星网结合、天地一体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体系。最开始,有线电视台是由地方广电局或电视台创办与建设的,其最初的角色定位是宣传工具。
蜕变二: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
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有线电视网全是由同轴电缆以及相关的射频设备、射频器件构成,网络组网模式都是“清一色”的树状广播式结构。再后来,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组网模式开始逐步得到优化改进——由原来的全电缆网络转变为光纤电缆/同轴电缆混合网络;最高的可使用频点/截止频点也由原来的300MHz、450MHz、550MHz逐步升级为750MHz、860MHz、1002MHz、1200MHz等,系统越来越优化。
有线广播电视光纤电缆/同轴电缆混合网络的建设,使得运营主体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既可为广大用户提供原有的广播电视服务,而且由于可以使用的物理模拟频道数(8MHz带宽)更多,电视节目套数也增加了不少。而且,在既有广播网络的基础上,通过部署DOCSIS系统,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
1998年左右,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以及相关业务的开发开始登上国内有线电视的历史舞台。
蜕变三: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改造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在历经了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革命性转变后,电视技术开始进行更深刻的第二次革命——数字化。
2001年,我国开始进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改造/整体转换,2001年4月,原国家广电总局召开了第一次有线数字电视试验工作会议,确定在全国13个省(市)启动有线数字电视试验。
蜕变四: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线数字广播电视已具备庞大的市场规模,建立了有线电视技术新体系,探索出了用信息化推动数字化的整体转换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
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扩展了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功能、提升了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水平。目前,全国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主体开始了为满足用户多业务需求的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目前正在探索融合型网络的建设。
蜕变五:广电电视的下一个蜕变,拥抱互联网
完整的把互联网思维移植到广播里面还有很多事行不通。那么广电要如何与互联网相结合呢?拥抱互联网,开展“社交电视”,实现服务方式社交化。
在未来信息传播格局中,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弱化,运用像大家所熟悉的互联网已经流行的微信“朋友圈”、微博“粉丝群”,让越来越多的信息沿着关系的通道流动将逐步成为趋势。对于我们而言,拥有什么样的“信息关系网络”,就拥有什么样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借助群组化渠道,开展交互性、分享性、渗透性的社交化服务,实现用户规模裂变式增长、服务内容裂变式传导,同时增加用户黏度,提升用户体验。
随着业务的发展,人们对带宽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快,广电网要发挥广播的优势,智能分配带宽,另外,要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保障网络有限的带宽运用于高优先级的业务。为了在互联网的大潮中,特别是OTT的迅猛发展,不成为利益链一旁的观望者,要基于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思维去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疏导而不限制的原则建设智能网络。使有线电视网成为视频服务专家、宽带中国的主力、智慧家庭、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