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国际电信联盟(ITU)8日在其官方主页上公布:由中国政府提交的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演进版本(DTMB-A)被正式列入国际电联ITU-R BT.1306建议书“ 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的纠错、数据成帧、调制和发射方法”,成为其中的系统E。这标志着DTMB-A已经成为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ITU-R BT.1306-7封面。
DTMB-A是由清华大学数字电视技术研究团队和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研发的DTMB国家标准的演进系统。2009年,在国家标准委的支持下,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杨知行、宋健、王昭诚、王军、王劲涛、张超和信息技术研究院潘长勇、彭克武、杨昉、阳辉等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数字电视标准研发团队坚持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明类高斯256APSK调制方式,突破了传统的256QAM调制理论极限。2011年DTMB-A系统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鉴定,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评价为“国际领先”。2012 年DTMB-A应用示范系统展出,其性能主要指标超越欧洲二代数字电视标准DVB-T2,这意味着中国数字电视标准重新登上同类国际标准的技术制高点。
清华大学教授、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杨知行指出,中国数字电视DTMB标准是继美、欧、日之后的第四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由于“后发优势“,中国DTMB标准在第一代标准中处于领先地位。而此次研制推出的DTMB-A,主要是为了应对欧洲第二代数字电视标准DVB-T2的国际市场竞争和适应超高清电视广播传输的需要。DTMB-A具有传输容量大、信号接收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高速移动接收性能好等特征,是在原有DTMB标准基础上的增强和提高。
这一标准已经开始了产业化之路。2013年,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北京、上海和深圳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共同推进DTMB-A芯片的产业化工作,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完成了DTMB-A产业链建设。
在商务部支持下,巴基斯坦将首先采用DTMB-A标准。杨知行表示,DTMB-A标准成功“国际化”,使得以标准输出为“龙头”,带动我国数字电视技术、产品、服务、文化和金融等多个产业链的成套出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