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联通“联通电视+”多屏互动手机电视产品上线,在全国率先实现IPTV手机电视与IPTV融合的规模化应用——该产品操作简单,用户只需在手机上安装相应客户端,并输入联通手机号码完成验证即可登录使用(既可作为单独的手机电视产品使用,也可通过甩屏、遥控器等功能与电视屏形成互动)。
据悉,该款移动视频产品有45路直播或轮播频道,还包含点播频道(2000小时的原始点播内容,以后每月更新350小时内容。内容涉及4K影院、蓝光杜比、电视剧等)。据了解,下阶段还将开发分享功能和UGC功能(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联通电视TV进行展示)。
另外,江苏电信也在昨天重磅推出三屏互动业务“想家”和“爱电视”。“想家”业务是基于iTV平台的可视通话业务,可实现电视与手机之间、电视与电视之间、手机与手机之间的视频通话——将在农村地区建立2000个爱心小屋,免费提供“想家”服务。“爱电视”就是手机上的iTV——提供视频服务、双屏互动、视频社交等服务,此外,手机还能用作电视遥控器。
多屏融合的概念在多年前已在行业内提出,主要源于数字内容在各种终端之间难以快速共享及连续播放,因此当时多屏融合的核心理念是围绕各个家庭屏幕,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数字内容的共享、跨屏连续观看及互操作功能,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多套标准体系,各种相关终端产品也陆续上市,然而几年下来并未如预期那样迅速在国内普及并对用户的行为习惯产生根本影响。
现有技术标准重点解决个人PC,消费电器,移动设备在内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在局域网范围内实现数字媒体和内容服务的无限制共享以及多屏设备相互之间的无限制遥控,与各种电信基础业务及增值业务平台的整合贯通相对缺乏,难以发挥IPTV、移动视频、各种应用商店等业务平台的整体业务能力。
当前,多屏互动包括几个主要技术阵营,分别制定规范,产品之间很难兼容互通,数字内容在各终端之间分享传输的需求被人为的技术障碍阻隔。
目前多屏融合的大部分相关产品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分享都要通过繁琐的设定和较长时间的发现等待,在连通后,由于受到带宽及移动终端的性能限制,如今已经较为普及的高清、3D视频在多种屏幕之间仍很难做到流畅播放展现,从客观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当前的多屏融合概念主要停留在终端产品的互联功能层面,由终端设备厂家倡导提出并制定标准,网络服务商及内容服务方的诉求无法直接体现在技术标准规范中,为多屏融合发展的后续产业合作埋下隐患。
然而,三网融合的大力推广带来了技术及产业的变革,将有可能成为多屏融合发展的第二次契机。
三网融合不但带来网络快速提速扩容、业务的大范围融合,同时很好的促进了云计算、内容分发网络、智能终端等各方面技术向前发展,为多屏融合实现新的改进革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顶层系统架构是一项业务能否推进的首要问题,从整体上开展平台架构研究,可将目标设计为兼容现有多屏融合终端的能力及功能,能够统一整合现有有线电视、手机电视、高清数字电视的基本业务,使用户能够真正跨越屏幕界限,获得业务层面的融合服务。
多屏融合的一个核心理念应是围绕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提供屏幕与屏幕之间无缝切换的内容服务,因此在融合现有服务基础上,平台架构考虑将云计算及云存储技术扩展其中,便于网络商及内容服务商在平台上以用户为中心组织内容,提供信息服务。
为了更加贴近用户需求,进一步增强业务粘性,多屏融合总体平台架构中应考虑智能终端的应用下载需求,适度开放应用开发及业务接口,在保障用户权益及信息安全条件下,为软件开发及服务商提供应用及服务上线环境。
当前的多屏融合具有用户个性化需求强烈、服务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对于承载网CDN的全网服务、多业务融合承载及海量用户接入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CDN网络大都属于单厂家建设的地域性独立的封闭网络,普遍存在开放性不足的问题,CDN之间没有标准进行互联互通,导致许多不同规模的CDN网络无法提供全网的服务能力。
传统CDN网络设备性能相对较低,对流媒体服务器的并发能力和网络吞吐量要求部分还停留在标清时代,随着高清及3D视频技术日益普及,高清视频业务的需求满足能力较低。
传统CDN对内容大都只能进行集中式分发存储,难以满足海量用户个性化需求。
传统CDN对IP电视、互联网视频、移动视频等多种业务模式的融合承载也存在一定缺陷,很难实现TV屏、PC屏和手机屏等多终端的统一接入。
因而多屏融合需要对现有CDN架构进行革新,为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需要具备与内容云平台对接的能力,同时便于汇集用户产生的海量信息和应用,为了保证用户多终端顺利接入,需要根据多屏融合需求对CDN接口进行技术标准和工作。
目前,以多屏终端之间的融合机制主要解决了内容的多屏共享、传输及基本互操作方面,在用户体验上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多屏融合未来将可能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重要网络服务模式,因此在终端技术上还需要向更加适应用户使用习惯及应用环境方向发展,如多种类及跨操作系统终端的快速发现、协商及连接技术,低时延的多屏互操作及编、转、解码技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