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热点聚焦
  • SG8131成为国内首款通过HDR10+认证的信号发生器
  • 喜讯!实验室两项团标获得颁布实施
  • 2022中柬老地面数字电视创新示范项目培训研讨会在京召开
  • 实验室受邀举办古巴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及运营管理研修班
  • “一带一路”海外推广DTMB-A系统设备遴选测试专家评审会召开
  • 实验室示范项目入选超高清视频典型应用案例
杨知行:在全球推广我国数字电视标准是我的工作起点
发布作者: 文章来源:数字电视中文网 发布时间:2017-05-31 15:09:00 浏览次数: 字号:
摘要】杨知行 人物素描:郭红松 光明图片【知识人·强国梦】今年1月,凭借DTMB系统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
\
杨知行 人物素描:郭红松/光明图片
 
【知识人·强国梦】
 
今年1月,凭借“DTMB系统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杨知行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得了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而就在杨知行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之前的十几天,他刚刚结束了尼泊尔、柬埔寨、老挝之行。现在,71岁的他,仍旧坚持在推广我国数字电视标准的第一线。
 
出国,成为杨知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最近十年来,在全球推广我国数字电视标准是我的工作起点,也是我的成果归宿。在国内研发、完善DTMB和DTMB-A两个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在国外参与国际同类标准竞争,游说海外国家或地区政府采用中国标准。在60~70岁期间,我为推广中国标准先后赴海外约40次,赢得30个国家回访中国,到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清华大学和相关企业考察DTMB和DTMB-A的技术、产品和应用示范成果。促成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广电总局等八部委联合成立数字电视国标海外推广工作组,国标海外推广因此成为国家战略。”
 
杨知行的努力,得到世界的认可。“2011年夏天,在埃塞俄比亚政府数字电视委员会上,我上午讲解DTMB和DTMB-A标准,下午回答了30多个现场提问,其中一个委员问我:‘请问您今年多大年龄?’当我回答65岁的时候,会场一片哗然,再没人举手提问。他们说,这么大年龄的人还为国家这么拼命,中国人真了不起。”
 
缘何如此拼命?杨知行只说了三个字:“紧迫感。”
 
1999年左右,在各种“机缘巧合”的推动下,杨知行开始专注广播电视数字化问题。他研究后发现,我国是电视产销世界第一大国,但一直采用国外标准,产业在高额专利费和反倾销双重挤压下处境艰难,自主制定标准的社会需求强烈。
 
有需求,杨知行便有了紧迫感,也有了动力。而这一干,就是18年。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GB20600-2006(又称DTMB)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由于采用了最新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DTMB标准的系统频谱效率、信号接收灵敏度、移动接收性能、同等功率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标准。
 
2011年,DTMB正式成为全球数字电视四大国际标准之一,与欧、美、日等国的同类标准取得同等竞争地位,被国际电联誉为全球数字电视发展40年(1972—2012)重大里程碑事件。目前,在亚、非、拉地区已有14个国家或地区(含中国)采用DTMB标准,覆盖全球近20亿人口。
 
想当初,杨知行团队的研究起步并不顺利。“再好的技术标准也要做好、做优产品,才能真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是这件事情技术难度比较高,投入很大,没有企业愿意承担。这时,清华大学给予了团队支持,鼓励我们自行研制产品。”杨知行说。
 
能够从最初的困境走到今天,杨知行认为离不开信念和团队。他说:“从我的老师吴佑寿院士到我,再到现在挑起重担的团队成员宋健和潘长勇,我们都有坚定的信念,要在这条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令杨知行兴奋的是,“集DTMB、DTMB-A、AVS+、H.264、H.265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SOC芯片将于2018年实现规模量产,DTMB/DTMB-A兼容的产品生产链将全面完成。在国际电联最新推出的两个新标准中,中国DTMB-A将比欧洲DVB-T2更具性价比优势。未来几年,中国数字电视标准海外推广还将在亚洲、中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迎来一个新高潮。”
 
“未来,传统地面电视广播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将推动广播影视全业务、全流程、全网络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智慧化创新转变,进而催生‘智慧广电’。清华大学和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提出并正在研发农村信息服务无线传输网,利用数字电视和超级WiFi技术,应用广播电视频段,为建设低成本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覆盖网提供解决方案。它不仅可以填补我国农村信息网络鸿沟,也有利于采用中国标准的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杨知行说,这就是他未来要做的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