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已经是广电系的共识。虽然学术界还未来得及描绘全媒体的定义。但是,从电视台到机顶盒都已经走向全媒体时代。这也是BIRTV2017的会展“主题”。
谁都来搞全媒体了呢
如果非给全媒体找一个鼻祖,笔者认为“新闻网站”是真正的创始人。从简单的文字网站,逐渐扩展出手机版网页、视频新闻、娱乐视频和直播业务、网络电视视频、移动手机媒体、各种新媒体和自媒体——互联网新闻网站在“全媒体”道路上已经走了至少20年。相比之下,广电系的全媒体意识只有五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广电系正在成为全媒体的主力:一方面,广电系具有系统系的受众优势。广电内容在广电网+移动手机+互联网的综合普及率,依然是普通网络媒体无法抗衡的。另一方面,广电系具有内容和新闻源的优势。庞大的采编和制作体系,可以让一个省级电视台,足以超越全国最大的视频网站或者新闻网站。这方面的代表还包括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两大传统文字新闻系统的全媒体化。
或者说,全媒体的竞争有点“摊大饼”:这种特点决定了,传统巨头在全媒体时代的先发优势。具有这种先发性的还包括通信服务商。
近年来OTT盒子为中心的电信IPTV网络的普及程度突飞猛进。而OTT盒子的目的一开始就不只是为传递“电视台信号”。OTT的核心就在于“可以自由扩展程序和功能”。虽然目前电信系的多数OTT盒子的业务展开状态并不好,业务多元性发展迟缓,但是“站住坑”是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只要和媒体有关的、与广电有关的、与视听有关的、实力足够强大的参与者,都已经成为“全媒体”玩家。
从消费端看,体验差异而非功能差异决定未来
广电展上,某彩电厂商表示“智能电视是不是智能手机呢?很多人一直在说智能电视就是超大号的平板电脑。这个观点还是有道理的”。
的确,无论是手机、PC、TV、OTT盒子,未来的输入都是“全媒体”。他们的差异更多体现在体验不同上:屏幕大小决定了画面感受、体积大小决定了可移动性、硬件配置的高地决定了功能的可扩展性和程序流畅性。严格意义上,这些产品只是“大馒头和小馒头的差异。吃哪个,取决于你有多饿”!
这种产品同质化可以从产品的技术架构看到:屏、芯、OS、生态。手机和电视强调的几乎都是这些。OTT盒子则辅助于TV产品,没有屏的概念。电脑产品,因为CPU架构和功能设计的特点,更多强调开放性——但是,理论上电脑和智能电视并没有本质差异,最早的智能电视产品也叫做Pc+TV一体机。
“全媒体对应通用平台”,业内人士认为这就是未来广电业的基本面貌。在这个大框架下,可能各有一些侧重。比如电视台基本不会大规模搞文字新闻、新华网难以战胜CCTV的视频能力。不过,新华网却也搞了视频内容,CCTV系的文字微博内容也不少。——这就是跨界的全媒体。
对此,行业人士认为最能体现消费硬件端“全媒体”融合的是“网红直播”——网红直播首先必须是一个网站,然后主要受众已经不在电脑端,而是在手机端和TV端。同时,各种消费硬件还拥有一个“传屏”神技。依靠这一功能,手机、TV、电脑、OTT盒子能够“彻底融合”。
面向未来,智能全媒体或是终极选择
全媒体的本质是“一个新闻展示形式的多元化”。即一个媒体,获得一个新闻之后,向不同渠道、设备、消费者提供不同技术制作版本的内容。有文字、也有视频;有直播,也有点播;有全版内容,也有快速精编;有大部头的综报,也有微信、微博的快速互动……
但是,透过这些“花样”,可以发现全媒体的一个共同特征:即媒体爆炸进一步发酵。那么在未来媒体制造超量的背景下,通道和终端设备,以及消费者如何选择呢?答案是“智能全媒体”。在制作端的智能技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更多的技术体验差异。例如九寨沟地震,第一篇图文综报就是由智能程序完成的新闻稿,用时仅仅25秒。这远超过人类编辑的工作极限。在终端应用上,智能技术则包括语音交互功能、消费者行为习惯的跟踪,跨设备转移和管理、不同硬件间的相互智能协同等等。这使得消费者可以在不同时间、空间、设备上得到最便捷的“全媒体信息”。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一个技术即是智能音响和智能电视的语音交互技术。
总之,全媒体是一个让媒体圈不同参与者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和想象力的公平平台。此前那种网站、报纸、广电老死不相往来的历史结束了。此后的世界将是不分彼此、不分技术差异,更多的只是比较内容质量的“公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