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1991 年,全球第一份地面数字电视建议草案提出,直至2001 年ATSC 被ITU-R BT.1306 接纳为系统A,DVB-T 被ITU-R BT.1306 接纳为系统B[1] ,ISDB-T 被ITU-R BT.1306接纳为系统C。
2006 年8 月,我国颁布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国家标准 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2011 年12 月,ITU-R BT 1306-6 和ITU-R BT 1368-9 建议书获得通过,DTMB 成为全球第四个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被接纳为系统D[2]。
2012 年8 月,ITU 通过第二代地面数字电视系统DVB-T2 的建议书ITU-R BT.1877-1。
2015 年6 月,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演进版本DTMB-A 被正式列入国际电联ITU-R BT.1306 建议书,成为其中的系统E,宣告DTMB-A 已经成为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1. A 系统:美国ATSC 标准
ATSC 是美国的数字电视国家标准。ATSC 的英文全称是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美国高级电视制式委员会)。ATSC 信源编码采用MPEG-2 视频压缩和AC-3 音频压缩;信道编码采用VSB 调制,提供了两种模式:地面广播模式(8VSB)和高数据率模式(16VSB);采用全时域处理技术。
2. B 系统:欧洲DVB-T 标准
DVB-T 是由欧洲组织联合提出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VB-T 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DVB-T 标准采用多载波COFDM 制式,全频域处理技术,允许固定接收、移动接收,适用于多频网、单频网广播。
3. C 系统:日本ISDB-T 标准
ISDB-T 是日本数字广播专家组制定的数字广播电视标准,ISDB-T 的英文全称是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Broadcasting-Terrestrial。ISDB-T 标准采用BST-OFDM 制式,全频域处理技术,适用于比较复杂的接收条件,可以实现分层传输,适用于单频网广播。
4. D 系统:中国DTMB 标准
DTMB 是我国颁布的强制性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TMB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DTMB 系统采用独创的TDS-OFDM 制式、LDPC 编码以及时域频域联合处理技术,相对于其它第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在信号频谱效率和抗干扰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明显。
5. E 系统:中国DTMB 演进标准DTMB-A
中国数字电视DTMB 标准是继美、欧、日之后的第四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由于后发优势,中国DTMB 标准在第一代标准中处于领先地位。为了应对欧洲第二代数字电视标准DVB-T2 的国际市场竞争和适应超高清电视广播传输的需要,推出DTMB 的演进版DTMB-A。DTMB-A 具有传输容量大、信号接收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高速移动接收性好等特征,是在原有DTMB 标准基础上的增强和提高。
1.2 第二代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DVB-T2 是第二代欧洲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2008年颁布,标志着国际上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开始向第二代迈进。2012 年8 月,DVB-T2 被国际电联ITU 建议书ITU-RBT.1877-1 采纳,正式成为第一个第二代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DVB-T2 总体性能超越现有的四个一代国际标准。DVB-T2 采用高效率调制方式,降低开销增加选项,频谱效率比DVB-T 高约30% ;最大传输速率有了较大提高,8MHz 带宽内支持TS 流传输速率达50Mb/s ;采用LDPC+BCH 纠错编码,接收C/N 门限比DVB-T 显著降低;采用高达256 阶的QAM、高达32K 的FFT 块长以及优化的导频技术;采用多层帧结构的超帧,实现时频二维信号动态分配;采用多天线技术,MISO 技术,支持增强型的单频网服务;采用物理管道,支持多业务广播[4]。
1.3 DTMB 标准体系
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技术上具有后发优势,且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性能领先于现有其它第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目前,已经形成DTMB、DTMB-A 系统演进并存的产业标准体系。DTMB 主要应用于公益性电视广播网络,DTMB-A 主要适用于高品质的多业务综合服务,且后向兼容。